历史事件

明朝明英宗亲征瓦剌反被俘虏的事件,又称土木堡之战 -尊龙ag旗舰厅

土木之变是明英宗亲征瓦剌反被俘虏的事件。因其发生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故又称土木堡之战。此事变后,瓦剌势力大振,明北边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太师淮王也先率军大举南下,攻扰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等地。明英宗在司礼监太监王 振挟持下,不顾朝臣反对,仓猝率军50余万亲征,大军至宣府,风雨大至,军粮不继,兵士死亡枕藉。八月初一到达大同,王振因前方败报踵至,惊慌失措,挥军急退。归途中,王振为了炫耀乡里,邀英宗至蔚州(今河北蔚县),以访其家。后又恐大军过境损坏家中庄稼,

土木之变角色

土木之变资料

土木之变明英宗亲征瓦剌反被俘虏的事件。

因其发生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故又称土木堡之战。

此事变后,瓦剌势力大振,明北边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太师淮王也先率军大举南下,攻扰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等地。

明英宗在司礼监太监王 振挟持下,不顾朝臣反对,仓猝率军50余万亲征,大军至宣府,风雨大至,军粮不继,兵士死亡枕藉。

八月初一到达大同,王振因前方败报踵至,惊慌失措,挥军急退。

归途中,王振为了炫耀乡里,邀英宗至蔚州(今河北蔚县),以访其家。

后又恐大军过境损坏家中庄稼,复令军队转道宣府。

十三日至土木堡,诸将计议入怀来城据守,但王振不肯听从,下令就地宿营,遂被瓦剌军包围。

土木堡旁无水泉,将士饥渴,疲惫不堪。

十五日,也先遣使议和,英宗许之。

瓦剌军诈退,王振立即传令移营就水,明军逾越壕堑而出,阵势混乱。

南行未及三四里,瓦剌军发动四面围攻。

明军大溃。

英宗突围未成,被掳北去。

王振也在乱军中为护卫将军樊忠以长锤击死。

事件推荐

重俊之变

李重俊为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在神龙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但由于他不是韦后所生,颇受猜忌。后来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视李重俊为眼中钉,地位更加危险。神龙三年七月,他率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矫制发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三百余人,先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并杀其党羽十余人。又派李千里分兵守宫城诸门,自己则率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入,欲杀韦皇后等人。不幸被拦阻于玄武门之外,士兵临阵倒戈,斩李多祚及李承况等于楼下,余党溃散。政变失败后,带下属奔终南山而去,赵思慎率轻骑追之。最终于雩县西十余里为左右所杀。唐睿宗即位后,追赠为节愍太

重俊之变

龙门石窟开凿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

龙门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道宣《绩高僧传·昙曜传》记载,昙曜「以元魏和平年(公元四六o年—四六五年),任北台昭玄统,绥辑众,妙得其一,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即魏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

云冈石窟开凿

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是明英宗亲征瓦剌反被俘虏的事件。因其发生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故又称土木堡之战。此事变后,瓦剌势力大振,明北边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太师淮王也先率军大举南下,攻扰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等地。明英宗在司礼监太监王 振挟持下,不顾朝臣反对,仓猝率军50余万亲征,大军至宣府,风雨大至,军粮不继,兵士死亡枕藉。八月初一到达大同,王振因前方败报踵至,惊慌失措,挥军急退。归途中,王振为了炫耀乡里,邀英宗至蔚州(今河北蔚县),以访其家。后又恐大军过境损坏家中庄稼,

土木之变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汉语拼音:yangwu yundong),中国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活动。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 。1856~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决定首先把“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国和捻军镇压下去,而后再设法抵御被认为是“肢体之

洋务运动

妖书案

妖书案(汉语拼音:yaoshu'an),中国明末的疑案 。发生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为皇长子。后郑贵妃生子常洵。郑妃得神宗宠爱,神宗有意立其子为嗣。为此朝臣多次力争早日册立东宫。先是刑部侍郎吕坤撰《闺范图说》,神宗赐给郑贵妃。贵妃亲自作序,其兄郑国泰重刻此书。增刊后妃,起于汉明德皇后,终于郑贵妃。二十六年秋,有人撰写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竑议》,言郑贵妃欲夺储位,吕坤等助之。郑妃之党疑出自主张册立皇长子的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全椒知县戴玉衡之手,神宗为此谪戍二人,了结

妖书案

猜您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