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人
朱敏才

朱敏才简介-尊龙ag旗舰厅

朱敏才,男,汉族,1942年8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贵州大学英语系,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现商务部)驻尼泊尔商务参赞,自2005年起,与妻子孙丽娜义务到贵州贫困地区支教。2015年当选为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候选人。

朱敏才相关

  • 中文名朱敏才
  • 国籍中国
  • 民族
  • 出生地贵州省黄平县
  • 出生日期1942年
  • 职业乡村教师、外交官
  • 毕业院校贵州大学
  • 信仰共产主义
  • 主要成就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2014年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人物经历

合并图册朱敏才在商务部工作了近40年,曾任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参赞;孙丽娜女士拥有近40年教育工作经验,是我国第一批小学英语教师。

2005年,夫妇俩在北京退休后相继到黔西南州望谟县第二小学、兴义市马岭镇尖山小学、贵阳市孟关乡世华小学、遵义县坪镇裕民小学和中心村小学支教。

从2005年到2014年来他们辗转五所学校,最后来到了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中心小学。

2008年6月,二老决定到尖山苗寨,帮助代课老师一起撑起学校。 

2013年3月,孙丽娜利用回北京治病的机会,通过女儿牵线搭桥,为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捐助20台电脑。

2014年3月,她又和丈夫一起把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项目奖励给他们的10万元大奖,全部捐给了支教的中心小学作为盖食堂和电脑教室的动资金。 

2014年10月25日深夜,朱敏才在所支教的遵义市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小学突发脑溢血,被及时送去医院抢救。 

2014年10月28日,商务部也将安排负责人,从北京飞往贵州,前来慰问病床上的朱敏才老师。 

人物事迹

朱敏才、孙丽娜夫妻二人放弃安逸的退休生活,到偏远山区支教9年,省吃俭用为学校募集教学物资,改善教学条件。

朱敏才夫妇支教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乡等地。尖山苗寨小学,是他们支教生涯中最难忘的学校,尖山有贵州的“小西藏”之称,海拔1300多米,全村70多户人家。在这所靠村民背石头盖起来的袖珍小学里,只有一位代课老师。两间教室只有窗户洞,连窗框都没有。学校原来只开设有语文和数学课,朱敏才夫妇到来后,重新给苗寨的孩子们排了课,加上了英语、体育和音乐。因为师资不足,两位老人便成了学校教学活动的“顶梁柱”,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课程表都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他们却说:“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是我们最高兴的事。”

2008年,他们夫妇再次来到贵州支教。在遵义龙坪镇村小支教时,夫妻俩还为学校筹集了300多万元建房款、87台电脑、电化教室所有设施和1000余册图书。

2010年,夫妻俩来到遵义县龙坪镇,住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两位老人在生活上依旧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都用在了支教上。同时,二人为当地的孩子募集了各种文具和书籍,并筹集资金220余万元,不但建好了学生食堂,还修建了教师宿舍楼和学生宿舍楼。

由于支教地方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加上年事渐高,孙丽娜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4。2014年,朱敏才突发脑溢血,因抢救及时得以脱离生命危险。 

人物荣誉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2015年2月27日,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2015年9月28日,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被选为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发起的,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候选人。 

人物评价

他们矢志不渝、克服困难在贵州山区坚持支教9年,为苗乡播撒文明,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尊敬。(央视网评) 

他们9年支教绽放最美心灵,虽然只有萤火般的微光,却想向大地布撒太阳般的光芒。(中国文明网评) 

猜您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