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尊龙ag旗舰厅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1],陈其宗器[2],设其裳衣,荐其时食[3]。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4];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5],所以逮贱也[6];燕毛[7],所以序齿也[8]。
【注释】
[1]春秋:四季的代称。这里指祭祖的时节。
[2]陈:陈列。宗器: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器物。
[3]荐:进献。时食:指古代祭祀祖先所进献的时鲜食品。
[4]昭穆:是古代一种宗法制度。宗庙的次序是有规定的,始祖庙居中,以下是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昭穆,在这里指祭祀的时候,可以排出父子、长幼、亲疏的次序。
[5]旅:众。酬:以酒相劝为酬。
[6]逮:及。
[7]燕毛:指祭祀完毕,举行宴饮时,以毛发的颜色来区别老少长幼,安排宴会的座次。燕,同“宴”,宴会。毛,头发。
[8]序齿:即根据年龄的大小来定宴会的席次或饮酒的次序。齿,年龄。
【译文】
孔子说:“周武王和周公,他们可以算达到孝的最高标准吧!所谓孝的标准,就是要像周武王和周公那样,善于继承前人的遗志,善于完成前人所未完成的事业。在春秋祭祀的时节,及时整修祖宗庙宇;陈列祭祀要用的祭器,摆设先王遗留下来的衣裳;进献时鲜食品。
按照宗庙的礼节,就能把父子、长幼、亲疏的次序排列出来;把官职爵位的秩序排列出来,就能将贵贱分辨清楚;排列祭祀时各执事的秩序,就能分辨清楚才能的高低;在众人劝酒时,晚辈必须为长辈举杯,这样就能使爱抚之情延伸到地位低下的人身上;以毛发的颜色来决定宴席的座次,就能使老老少少秩序井然。
【思想】
周代祭祀的一些礼节,都是围绕“孝”字来制定的。祭祀完毕,举行宴会时,以毛发颜色来区别长幼,安排座次。
【解读】
继志述事,方为大孝
虽然我们每个人对父母都心存一份孝心,然而孔子却更赞赏武王与周公之孝,认为他们对祖上的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孝。《中庸》是引述他的话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按照我们常人的理解,孝就是要对父母充满感恩与尊敬之情,父母生我养我,我之所以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和成长,就是因为父母赐予了我生命,并含辛茹苦地抚养我成人。父母对我有天大的恩情,我自然而然地在言谈举止中对父母又爱又敬,在日常生活上使他们衣食无忧。然而,这样做虽然也算是对父母尽了一份孝心,却不是真正的大孝。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孝不能仅限于使父母衣食无忧,心情愉悦,它有其更为重要的内涵,那就是像孔子赞赏武王与周公时说的那样,要做到“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我们读历史可以知道,周武王和周公继承了周文王未竟的事业,完成了他一生未遂的志向,他们推翻了残暴的商纣的统治,最后把周朝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推广开来。周武王去世之后,周公又接着他的事业继续前行,当时天下初定,周公收拾了乱局,平定了叛乱,最后推行周礼,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统治的基础。所以从武王、周公的事迹中,就体现了孔子所说的“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这个孝道的核心精神,也难怪乎孔子由衷赞赏他们对祖上的大孝。
因此我们明白,身为人子,最大的孝莫过于继承先祖之志,成就其事业,完成其使命,就如同周武王与周公对文王之孝那样。孔子称赞周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也可以这样理解,周武王、周公是通过对孝道的实践,达到了孝道的最高境界。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孔子用这一句话,确立了孝道的基本含义。我们所说的祭礼等关于孝的礼仪、规矩,其实都是一些外在的形式而已,而真正的孝道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礼仪形式当然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我们对祭礼形式充满了敬畏之心时,我们才会在心中对祖上有一份孝与敬的真情。但如果只有规矩和形式,没有核心内容,难免显得虚伪,所以尽孝就要表里如一,发自肺腑。“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这里的“人”指的是自己的先人、祖先。我们作为后人,一定要有勇气继承祖先的遗志,做他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或者去完成祖先已经开始做,但还没有完成的事业,这才是对祖先真正意义上的大孝。
如果我们追根溯源,那么可以这样说,“孝”的观念,来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生命的产生和延续。“生我者父母。”这句话道出是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这一最朴素的事实。作为获得此恩泽的后人,我们理应知恩怀德回报先人,“孝”的观念便由此产生。所以,“孝道”是中国先民对人生命活动自觉意识的体现。“慈乌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就是为了告诫人们如果不行孝,那就不如畜牲了,不配成为天地中的一员。其实,这是人对生物本能所作的“孝行”诠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孝道观念的确是人类对生命活动的觉醒。
中国古代孝道观念的创立,从人类思维发展的角度而论,又一次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早熟。为了提倡孝道,古人言“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意思是说懂得自己作为“人子”应尽的孝道,那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算是一个具有人性的人。古人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最为重要的不仅在生理上,更在心智上,只有具有人特有的社会意识和情感,才算真正有别于禽兽,具有人性。因此,能不能理解孝道和如何行孝,便成为衡量一个人人性天良的标尺。
《孔子家语》云:“树欲静风不息;子欲养亲不在。今始知椎牛祭墓,不如鸡豚之奉于生前也。”这句饱含深情的名言真诚地告诫人们,孝心有时候是不能等待来日的,尽孝一定要及时,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之后才想起,不然只会留下遗恨!